公司动态
GROUP DYNAMICS
2010-04-15
中国建材与弘毅投资、高盛集团、江苏高投携手合作共同打造中国最大的风电叶片行业旗舰
        2010年3月30日上午,中国建材集团与弘毅投资、高盛集团、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喜来登酒店举行了隆重的战略投资签约仪式暨3兆瓦55米风电叶片投产、5兆瓦叶片设计启动发布会。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董事长宋志平、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高盛集团董事总经理孙燕军、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总裁张伟以及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迟海滨、监事马忠智,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定金、党委书记宋淑英、弘毅投资董事总经理邱中伟、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桂芳、总经理乔光辉出席了战略投资签约仪式暨重大业务项目发布会,共同见证了中复连众3兆瓦 55米叶片的投产和5兆瓦叶片项目启动仪式。         中国建材集团是中央国资委直属企业。近年来成长迅猛,三年来,经营规模、资产总量快速增长,营业收入增长3.26倍,利润总额增长3.44倍,总资产增长2.61倍,跃居中国建材百强首位。2009年在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集团主要经济指标仍保持大幅增长,集团完成营业收入836亿元,同比增长34%;利润总额36亿元,同比增长35%;资产总额达到1000亿元,同比增长16%。通过联合重组为主的成长方式,2009年水泥年产能超过1.5亿吨,已拥有投产和在建大型石膏板生产线43条,完成了10亿平方米产能的战略布局;玻璃纤维年产能达到90万吨,为全球最大的玻纤制造商;风机叶片产能超过3000套,是中国最大的生产商。中国建材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健康发展,而且为建材产业集中度与竞争力的提高发挥了排头兵应有的带动力和影响力。         弘毅投资是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成员企业中专事股权投资及管理业务的公司,在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当前管理着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弘毅主要投资于成熟行业中的成型企业和新兴行业中的成长型企业,以“增值服务,价值创造”为投资理念,通过投资合作帮助企业建立在各自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弘毅投资团队对国际规范的基金组织管理模式有丰富经验,对中国本土化的基金投资业务有深刻理解和成功实践。 高盛集团是一家具领导地位的全球金融机构,为世界各地不同行业的重要客户提供投资银行、证券和投资管理服务。客户包括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和高净值人士。公司成立于1869年,总部设在纽约,并在伦敦、法兰克福、东京、香港和世界其他主要金融中心设有分支机构。         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为优化省级国有资产配置,支持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而组建的高科技投融资平台,是国内最早设立的省级专业化创业风险投资机构之一,也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本土风险投资机构之一。现已累计投资220多个科技型企业,广泛涉足了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各个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树立了国内一流的投资品牌,成功培育了无锡尚德、中国传动、吉鑫风能、能健电气等一批优秀的新能源企业。                                          此次四方战略投资的聚焦点是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新能源业内的风电叶片龙头企业—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复连众隶属于中国建材旗下的中国复合材料集团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风电叶片产能超过3000套,拥有1.25MW-3MW的六个系列、二十几个风电叶片品种,配套供应的风电机组已经从陆地走到海上,从中国走向欧美,是我国研发能力最强、产能规模与销量最大的风电叶片制造商和新能源事业的领跑者。         中复连众的快速成功发展,吸引了投资机构的广泛注意。此次战略投资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中复连众的发展带来了近亿美元的现金流支持,而且是对中复连众进入新能源行业取得辉煌业绩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将推动中复连众的业务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中国建材集团宋志平董事长表示,中国建材“三新”战略是大力推进水泥、玻璃工业的结构调整、联合重组和节能减排;大力发展新型建材、新型房屋和新能源材料。此次弘毅、高盛、江苏高投在内的战略投资者与中国建材强强联手、深度合作,反映了国内外顶级投资机构对中复连众这个具有发展潜力企业的充分认可和信任。战略投资者的进入,将给企业和投资者都提供了广阔的多赢空间,在发展布局、市场协同、管理创新等方面进行的全方位合作必会联合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企业的快速发展乃至新能源产业的提升都具有深远意义。         弘毅投资赵令欢总裁在代表投资者的致辞中表示,弘毅投资、高盛集团、江苏高投与中国建材此次在江苏连云港的合作,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充分体现,这个合作在中国新能源领域里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新能源行业还处在发展阶段,但随着我国产业布局的调整、导向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完善,新能源行业必会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三家投资机构有信心与中国建材携手在江苏打造中国最大的风电叶片行业旗舰。         在新能源热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中国复合材料集团作为中复连众的大股东,如何看待机构投资者进入后股权被摊薄的问题中国复材董事长张定金表示,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对于中复连众来说,不仅仅是降低了资产负债率,支持了主营业务的发展,保持业务规模领先优势所需要的资金基础。更重要的是,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将带来公司治理的裨益。中复连众将拥有一种不可替代、具备价值的特殊资源,能创造持续的企业竞争优势。企业能够融入更多的生产、采购和营销体系中,提升资源获取能力,从而提高产品在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上的营销能力和市场份额,降低物流成本;利用投资方和自己的品牌与信誉,企业可以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将促进产品结构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大幅提升和跨越式发展。         发布会当日,中复连众3兆瓦55米风电叶片投产,该风电叶片是现在国产功率最大、长度最长的风电叶片,根部直径2.3 米,最大宽度4 米,重量13.5 吨,采用了优化的翼型,风能利用系数达到0.49,采用真空灌注成型工艺。该叶片的设计开发工作于2009 年3 季度开始,从气动设计、载荷计算、到模具设计制造、叶片结构设计到投产,用了约6 个月的时间,开发时间之短、效率之高应该说是同种叶片绝无仅有的,充分体现了中复连众技术创新的综合实力。         中复连众的叶片业务从组建到发展至今,一直是行业的先行者和排头兵。2006年3月,中复连众生产了国内第一只1.5兆瓦风电叶片;2007年自主研发和生产了系列化模具,为规模化生产风机叶片扫清了障碍;2008年,国内第一片2兆瓦风电叶片在中复连众下线;2009年,顺利生产出了与海上风机配套的3兆瓦50.3米叶片。3.0MW55 米是迄今为止国内最长的叶片,        该叶片将用于1 类风区,是目前国际上最长的叶片,利用中复连众业已建成的国际化的研究开发平台,中德两国研究团队合作开发。计划在今年5 月完成气动外形设计,11 月份投入生产,为国内大型风电主机制造商配套5兆瓦及以上的风电机叶片,此举也将为中国的风电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支撑。    
2010-04-12
我公司九名员工正式成为在职硕士研究生
        2008年,中复连众开国内复合材料行业之先河,与武汉理工大学携手举办材料科学工程硕士研究生班,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刘卫生、田超凯、张国军、程艾琳、关辉、任梅英、许华明、欧阳春、金晓晨九位学员顺利通过硕士学位全国联考(GCT),近日,他们从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李卓球院长手里接到录取通知书,正式成为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工程师硕士班的研究生。         目前,学员们已近进入论文研究阶段。李卓球、朱四荣、王应军、黄莉向学员们介绍了各自的研究课题和课题相关背景,主要包括原材料的性能研究与应用、智能材料的应用、叶片的结构试验与数值模拟、大跨度及高耸玻璃钢制品的结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等方面。李卓球希望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企业的发展方向选择课题,做到学有所用。
2010-04-06
中复连众校企联合又结新成果 南京工业大学教学实习基地挂牌
        日前,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实习基地在中复连众挂牌成立。中复连众董事长任桂芳、南京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孙传松出席挂牌仪式。         任桂芳表示,今后中复连众将为南京工业大学的大学生提供实习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使大学生有机会参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积累更多的创业就业经验,丰富社会阅历,增强社会竞争力。        孙传松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和一批优秀的人才团队,利用省级博士后工作站这个平台,中复连众和南京工业大学可以就产学研、人才培养和需求供给等方面展开合作,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最终达到校企双赢。
2010-04-02
国内最长风电叶片在连投产
       3月30日,我国目前最长的风电叶片———55米长的3兆瓦风电叶片在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正式投产,当前世界最长的风电叶片———长达62米的5兆瓦风电叶片设计也由该公司同时启动,这标志着中复连众不仅领跑中国风电叶片产业,并正向全球领先水平前进。         4年前的3月30日,中复连众成功开发并生产出我国第一只1.5兆瓦37.5米风力发电机叶片。短短4年里,中复连众经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拥有从1.25兆瓦、1.5兆瓦、2.0兆瓦、2.5兆瓦到3.0兆瓦等覆盖陆地到海上共6个功率等级23种叶片的产品系列,提供了3000多套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叶片,安装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上,产品出口到巴西、英国、日本、印度和韩国等国家。在连云港建设了风力发电机叶片产业基地之后,酒泉、沈阳、包头的叶片工厂也陆续投产,同时建设了国内惟一的室内风电叶片全尺寸检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分中心,建立了国际一流的叶片开发团队和国际化的研发平台。         刚刚投入生产的3.0兆瓦55米叶片是目前我国生产的最长风电叶片,它采用真空灌注成型工艺生产,其风能利用系数为0.49,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该叶片的设计开发工作于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从气动设计、载荷计算到模具设计制造、叶片结构设计到投产,仅仅用了6个多月时间,开发时间之短、效率之高在同种叶片开发生产中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充分体现了中复连众技术创新的综合实力。         为了配合当前市场急需的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开发,中复连众抓住时机,利用业已建成的国际化研发平台,迅速启动5MW62米叶片的设计开发。该叶片由中德两国研究团队合作开发,计划在今年5月完成气动外形设计,11月投入生产。 据中复连众集团董事长任桂芳介绍,中复连众自2005年进入风电行业以来,走出了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集成创新,再到自主创新的快速发展之路,到目前为止,公司生产的风力机叶片在全国81个风场安装调试。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45%,产销量跃居全国第一。今后,中复连众将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利用3兆瓦55米风电叶片和5兆瓦62米风电叶片的技术和生产优势,进一步引领中国风电叶片行业的进步,争取早日成长为世界风电叶片产业的领跑者。
2010-03-30
中复连众成功竞标全球最大的玻璃钢贮罐项目(2台5000立方、1台3000立方)
        日前,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竞标湖北宜昌的2台5000立方、1台3000立方的玻璃钢贮罐项目。据悉,这三台玻璃钢贮罐将是全球单台容积最大的玻璃钢贮罐。        中复连众自1995年从国外引进大型玻璃钢贮罐现场立式缠绕技术和设备后,通过消化吸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玻璃钢贮罐立式缠绕设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罐底获得了“承插式玻璃钢贮罐”、“镶嵌式玻璃钢贮罐”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2007年9月2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第60号公告,批准HG/T3983-2007 《耐化学腐蚀现场缠绕玻璃钢大型容器》标准。该标准由中复连众负责起草,标志着现场缠绕玻璃钢大型容器有了专门的制造及检验标准。作为该化工行业标准的独家起草单位,中复连众充分显示了在该产品领域的领先地位。                 十几年来,中复连众出色地完成了国内外一些大型、高难度、有代表性的工程,先后创作了多个国内工程第一:2002年成功制作了当时国内最大的玻璃钢盐酸罐区(6台DN11000*11000的玻璃钢盐酸贮罐);2003年成功制作了目前国内直径最大的玻璃钢贮罐,直径25米,单台容积2000立方;2005年成功制作了国内规模最大的玻璃钢盐酸罐区(5台DN11000*11000玻璃钢盐酸贮罐;3台DN14000*12000玻璃钢盐酸贮罐);2009年成功制作了硫基复合肥行业单台容积最大和罐区最大的玻璃钢贮罐(5台DN14000*13000玻璃钢贮罐)。  
2010-03-23
我公司程艾琳同志、张毅莉家庭分别获得市“三八”红旗手、市“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近日,从市宣传部、市妇联等部门传来喜讯,我公司管罐技术部程艾琳同志获得市“三八”红旗手称号,张毅莉家庭获得市“五好文明家庭”称号。在中复连众这个大家庭中,以程艾琳、张毅莉为代表的女性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她们工作努力、生活幸福、家庭美满,向社会展示了中复连众员工的良好风貌,她们的先进事迹也广为流传。         1996年,大学毕业的程艾琳在中复连众做了一名普通的设计员,十几年如一日,长期从事玻璃钢产品的设计及开发工作,参与研究的课题多次获得省市奖励,获得《承插式玻璃钢贮罐》、《镶嵌式玻璃钢贮罐》两项实用新型专利。2009年,她被评为连云港市第四期“521”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现为管罐设计部副经理。        在中复连众,有这样一个家庭:丈夫在大学任职,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妻子兰心慧质,勤俭持家;儿子品学兼优,2009年保送清华大学,这就是中复连众管罐技术部机械设计主管张毅莉的家。张毅莉在照顾好家人的同时,业务能力非常强,多次被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共获得一项发明专利、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叶片根部缠绕机的设计”获实用新型专利并被评为第二届江苏省职工十佳合理化建议。
2010-03-10
武莉萍同志荣获市十佳“女职工建功立业明星”称号
        近日,在连云港市总工组织的 “三十佳”女职工明星评比中,我公司叶片检测中心副经理武莉萍荣获 “十佳女职工建功立业明星”称号。她,2007年毕业于扬州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同年7月进入中复连众,是公司引进的首个女研究生人才。        武莉萍同志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开发了胺固化高压管道技术,使单根管道生产周期减少了3小时,提高了管道的耐压、耐温性能。在建设国内首家室内叶片全尺寸检测中心时,她在积极做好分管工作的同时,跟进工程建设进度、负责办公设备数量和质量检查,做好与各部门的沟通工作。        实验室是企业的核心部门之一,作为实验室的主管,武莉萍认真对待每一项检验,细中求细,做好与设计方、供应商等方面的各项沟通,确保材料的准确应用;及时跟踪材料的使用情况,做好相应处理。        为降低生产成本,加快叶片材料国产化进程,武莉萍带领检测中心的同事反复试验,反复研究,参照设计规范的要求,从叶片主要材料到辅助材料给采购部提供了更多选择,使单只叶片成本降低约3%,每年为公司节约材料成本千万余元。        武莉萍同志始终保持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坚持不懈地探索和改进生产工艺方法,在她的带领下,叶片检测中心团结一致、积极向上,以饱满、认真的态度开展各项工作,为推动公司高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0-03-08
中复连众2010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召开
        近日,中复连众召开了2010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总结回顾2009年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并对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总体安排。董事长任桂芳出席会议并讲话,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两百余人参加会议。         乔光辉总经理在工作报告中总结2009年中复连众安全生产工作时认为,2009年安全生产总体形势稳定,EO体系论证顺利通过,喜获连云港市政府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优秀企业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他要求要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2010年安全生产工作指导思想是:坚持以EO体系健康有效运行为指引,以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为重点,着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和“1+3”安全监控体系建设工作,努力提高安全生产三个能力(应急救援能力、事故处理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围绕五个零指标(全年安全生产无轻伤及以上事故、无重大设备事故、无火灾事故、无职业病发生、无主要不符合项发生),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公司上下要强化责任意识,责任心、细心、决心“三心”并用,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要以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主题活动为载体,努力提高安全生产工作能力;要继续推进EO体系健康有序发展,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总体绩效。         会上,中层以上管理层向公司安委会递交了承诺书,并交纳2010年安全生产保证金。最后,董事长任桂芳做了重要讲话。她强调,各有关部门要围绕今年安全生产总体目标,逐级分解责任内容和责任,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制度;要加强宣传教育,主攻薄弱环节、重点环节,不断深化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确保安全生产各项零指标的实现;三是要围绕体系、科学管理,推进标准化、规范管理,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
2010-03-08
国内最长的风机叶片在中复连众批量生产
        目前,国内最长的风机叶片——50.3M/3.0MW在中复连众批量生产。LZ50.3M-3.0MW是由中复连众的海外研发中心-SINOI子公司自主研发,并已通过德国船级社GL认证。据悉,50.3M/3.0MW已在中复连众的德国子公司批量生产,供应海外市场,市场反应良好。鉴于中国市场的需求,今年初,连云港本部完成了叶片模具设计制造、主辅材料试验等工作,试生产一举成功,现已进入批量生产状态。目前,50.3M/3.0MW叶片单片的生产周期为48小时,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真空灌注成型工艺制造。
2010-02-21
抢抓时机忙培训 苦练内功谋发展——中复连众节后培训忙
        为有效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锻造一支高效精干的人才队伍,2月18日—20日,中复连众抓住节后人员相对集中的大好时机,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重点对生产和经营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在全公司内部掀起了一场场比学赶帮的热潮。         此次培训有三个特点:第一、公司上下高度重视。公司副总经理南洋、副总工程师田超凯等高中层领导亲自担当讲师,利用休息时间,精心准备课件;广大员工认真听讲,积极做好笔记,课堂互动良好,成效显著。第二、受训员工覆盖面大。叶片事业部、管道公司、高压管道分公司、连美分公司、制品车间等在连员工和经常外派员工都接受了培训,总数达到一千多人,占员工总数的一半以上。第三、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公司根据员工工种、岗位的不同,分别开设管罐类产品的生产新工艺、叶片生产知识等专业知识培训,和礼仪、质量体系、健康和职业安全、英语等基础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广大讲师在授课时,将理论知识与实例相结合,深入浅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
2010-02-05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社局局长马炳军来中复连众看望慰问专家学者
        2月4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社局局长马炳军一行看望慰问中复连众专家学者,向公司全体科研人员致以新春的祝福。马炳军表示,中复连众尊重知识、爱护人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尤为突出,董事长任桂芳、总经理乔光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刘卫生、田超凯、程艾琳三位同志享受连云港市政府特殊津贴,在全市企业中走到了前列。           乔光辉简要介绍了公司2009年的生产经营情况和2010年的工作计划。他表示,一直以来,连云港市人事和社会保障局给予了中复连众很多的帮助和支持,特别是在用工信息、职业技能鉴定、出国人员培训等方面。今年,公司将继续推进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工作,以此为平台,加快创新人才引进,并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实现人才强企。
2010-02-04
持续改进 不断提升——记中复连众叶片客服部
        中复连众2005年自进入风电行业以来,走出了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集成创新,再到自主创新的快速发展之路,到目前为止,我公司生产的风力机叶片在全国81个风场安装调试。依托风力机叶片项目,中复连众迅速做大做强,在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的基础上,公司将管理中心扩大到整个供应链。叶片客户服务部现有人员19名,组建时间短,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客户服务部受到公司的重视。         明确岗位职责是首要前提。客服部作为一支组建较短的队伍,由于人员基本上从其他岗位调集,专业经验相对不足。鉴于这种情况,客服部制定并完善了《叶片客服部管理规定》,明确了工作职责,编写并健全了《客服人员工作手册》,规范操作程序,保证维修质量,并使客户了解我们的工作程序,避免误会,也有利于客户对我们的维修工作进行现场监督。在对客服人员,要求统一服装和配备,出差回来后及时维修保养,出发时检查工具箱各项配备是否齐全,工作时按要求穿戴好工作服确保安全工作。         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是关键。客户就是上帝。根据工作需要,一方面安排专人接听客服电话,将反馈的建议记录下来,并归纳整理及时解决;另一方面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主动与客户保持实时沟通,做到快速反应。在服务过程中,要求客服人员以客户利益为首要出发点。我公司员工张佩明在华锐风电通榆风场工作时,除不折不扣地做好规定的工作外,还帮助客户除了解决疑难问题,使安装工作顺利进行,其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得到业主的赞扬,华锐风电有关领导专门就此事打电话给我公司表示感谢,并于送锦旗。2009年2月-11月,对《叶片产品维修服务记录》中的62份“客户服务评价记录”进行统计,客户满意、非常满意率达到98.4%;现场顾客投诉处理率100%; 2009年度现场无轻伤事故。         持续不断地改进是最终目标。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按照EO体系审核标准,并根据国家《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为高处维修作业划分了等级,专门制定了《现场维修安全操作规范》,加强高处维修人员的培训,实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将客服季度总结汇报、叶片维修材料的外部损失等改为月度总结,缩短现场信息的反馈周期,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在客服人员出差期间,要求员工和业主沟通,了解我公司叶片运行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将这些信息反馈到叶片工艺部,为叶片设计、测试提供参考。没有持续不断的学习,工作就会成为一潭死水,风电行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告诉我们要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还要学习同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         客户服务也是生产力。在新的一年里,客服部全体成员表示要加强学习,加快优质客服人员的培养,尤其是注重现场技术指导负责人的培养,使我们能够满足不同客户、不同类型风机的维修任务要求,为中复连众抢占更大的市场做出贡献。